人物简介
吕蒙(178年-219年),字子明,汝南富陂(今安徽阜南东南)人,东汉末年孙吴势力著名将领。早年从军,勇猛果敢;后在孙权劝学下勤读典籍,深通谋略,终成一代儒将。官至左护军、虎威将军、南郡太守,封孱陵侯。
原文节选
鲁肃代周瑜,当之陆口,过蒙屯下。肃意尚轻蒙,或说肃曰:“吕将军功名日显,不可以故意待也,君宜顾之。”遂往诣蒙。酒酣,蒙问肃曰:“君受重任,与关羽为邻,将何计略以备不虞?”肃造次应曰:“临时施宜。”蒙曰:“今东西虽为一家,而关羽实熊虎也,计安可不豫定?”因为其画五策。肃于是越席就之,拊其背曰:“吕子明,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。”……
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蒙辞以军中多务。权曰: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!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”蒙乃始就学。及鲁肃过寻阳,与蒙论议,大惊曰:“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”蒙曰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,大兄何见事之晚乎!”
白话译文
吕蒙,字子明,是汝南郡富陂县人。少年时南迁,依附姐夫邓当。邓当是孙策的部将,多次征讨山越。吕蒙十五六岁时,偷偷跟随邓当去攻打贼寇,邓当回头看见他,大吃一惊,呵斥也无法阻止。回来后告诉吕蒙的母亲,母亲生气要惩罚他,吕蒙说:“贫贱的生活难以忍受,如果侥幸立功,便可获得富贵。况且不进虎穴,怎能得到虎子?”母亲怜惜他,便放过了他……
鲁肃接替周瑜的职位,前往陆口,途经吕蒙的驻地。鲁肃原本轻视吕蒙,有人劝他说:“吕将军的名声日益显赫,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他,您应该去拜访一下。”鲁肃于是前往吕蒙处。酒喝到兴头上,吕蒙问鲁肃:“您肩负重任,与关羽为邻,打算用什么计策防备意外情况?”鲁肃随口回答:“根据情况随机应变。”吕蒙说:“如今虽然东吴和西蜀是同盟,但关羽实际上如同熊虎一般,计策怎能不预先定好呢?”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条策略。鲁肃于是离席走到吕蒙身边,拍着他的背说:“吕子明啊,我真没想到你的才干谋略竟达到了这种地步!”……
起初,孙权对吕蒙说:“你现在身居要职,掌管事务,不能不学习了!”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辞。孙权说:“我难道是要你研究经书去当博士吗?只是希望你广泛阅读,了解历史罢了。你说事务多,谁能比我更忙?我常常读书,自认为大有好处。”吕蒙于是开始学习。等到鲁肃经过寻阳,与吕蒙交谈议论,大为惊讶地说:“你现在的才干谋略,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吴下的阿蒙了!”吕蒙说:“士人分别三天,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,大哥您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!”
历史评价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:“吕蒙勇而有谋,断识军计,谲郝普,禽关羽,最其妙者。” 吕蒙最著名的功绩是策划并实施了“白衣渡江”之计,成功袭取荆州,擒杀关羽,为东吴立下不世之功。然而不久后便病逝,年仅四十二岁。
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”的典故即出自吕蒙,成为激励人不断学习进步的千古名句。